刘海莹 : 城会融合 促进会展产业园区建设

日期: 2016-07-19

点击量: 19

    从三地产业园建设看促进作用
    6月16日,在“武汉会展业创新发展暨华中会展产业园建设现场会议”上,刘海莹的讲题是《城会融合  促进会展产业园区建设》。
    刘海莹以案例开讲。他以中国和新加坡政府合作共建的苏州工业园,及其所属苏州文化博览中心(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,会议面积5万平方米)、西安曲江新区及其曲江会展中心(展览面积4.6万平米,会议面积5万平米)、北京亦创智能机器人创新园及其国际会展中心(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,会议面积1万平方米) 为例,认为,产业园的建设必须服从城市发展的需要和产业发展的定位。
他指出,以机械电子产业为引领的苏州工业园,带动了苏州的机械电子工业的展会;以文化创意为引领的曲江新区,促进了西安文创展会的兴起;而以智能机器人为主打的亦创创新园,是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助推者,该项目2016年已定于亦创创新园的国际会展中心举办。
    会展业与城市共生、共利的关系
    刘海莹指出,中国经济在供给侧改革的指导下,正在转换发展动能。在此背景下,每个地区、每个城市都在调整发展定位,寻求新的发展机遇。
    他进一步指出,会展业是城市经济的产物,其发展必然与城市的发展相融合,并形成共生、共利的关系,达到产业、城市、人之间有活力、结构优化、向上发展的模式。
    刘海莹分析,会展业服务经济发展,由低到高,有五个台阶,即:会展业整合、可持续的会展商业生态、推动城市服务业发展、带动区域产业升级,直至服务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。
    武汉发展规划对于会展业的指引
    刘海莹以国务院2015年批复的《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》作为依据,深入分析武汉的发展前景。他分析,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的支撑之一,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、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。
    他直接引用武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“十三五”规划关于“建设全国重要的会展中心城市”的表述:“形成多元化、错位发展、功能齐全场馆配套建设,打造全国一流会展设施,和集展览、会议、食宿、购物、商务、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一流会展中心;发展会展产业链,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为主体,集中建立会展产业园,引入展台设计安装、物流、广告、设计、营销、会展组织等会展服务企业,培育全国领军的大型会展企业”,用以说明城市规划对于会展业的引领作用。
    刘海莹指出,政府引导会展业发展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:一是制定发展规划;二是建立管理制度;三是出台扶持政策;四是制定行业标准。
    华中会展产业园发展的纵横深广
    刘海莹认为,华中会展产业园的建设可以从纵、横、深、广四个角度加以思考:
    产业园的纵向发展,就是按会展业产业链的需求引导发展,具体如图:
    产业园的横向发展,是“会展+复合产业”的拉动式发展,复合产业包括酒店、餐饮、写字楼、商业、节庆、体育赛事、文娱表演、传媒等行业。
    产业园的深度发展,是建立会展业的“生态圈”。具体如图:
产业园的广度发展,是不断增强辐射能力。具体如图:
    献计华中会展产业园发展与管理
    刘海莹以自身多年从事会展场馆管理的经验,以及累积多年的作业识见,对于汉阳区建设华中会展产业园,提出中肯的建议,包括:
    深耕本土,立足武汉发展,强调培育重于引进,而发现必须先于培育。
    园区管理体制要明确,有三种模式可供参考,即:准政府管理(管委会模式,北京奥林匹克公园)、超公司管理(企业模式,上海张江科技园)和综合型管理(政企合一模式,天津武清商务区)。
    提升产业园吸引力,遵循TTP即人才、科技和政策三大原则。在吸引人才方面,强调“先生活,再生产”才引得进、留得住,而历史上的“边生产,边生活”或“先生产,后生活”已经落后。
    因国家会展业中心托管珠海会展中心,刘海莹特别介绍了珠海市政府扶持会展业发展的政策。其扶持范围包括:
1重点展会的补助;
2引进品牌展会的奖励;
3成长型展会的补助;
4初创展会的补助;
5国际级大型行业会议的补助;
6通过国际会展组织认证的机构或项目补助;
7会展产业孵化基地企业办公场所租赁补助;
8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;
9项目申报、评审、及聘请专家、中介机构进行专项检查、绩效评价等基础性工作;
10市政府决定给予支持的、促进珠海会展业发展的其它基础性工作。
Baidu
map